本帖最后由 伽羅 于 2025-10-20 08:54 編輯
近日,泰州市姜堰區(qū)人民北路與雞鳴東路交叉口的翰香府小區(qū)臨街商鋪外墻,因干掛大理石年久失修,多次發(fā)生高空墜落事件,嚴重威脅行人與居民安全。盡管居民多次反映,相關部門僅對局部區(qū)域進行了改造,并以“無資金維修”為由延緩全面整改,引發(fā)社會對公共安全責任的質疑。
事件回顧:
翰香府小區(qū)臨街店面房1-3層的外墻干掛大理石因長期風化、固定構件老化,近年已發(fā)生多次墜落事件,險些傷及行人。居民多次通過12345熱線、社區(qū)投訴等渠道反映問題,但截至目前,僅三樓物業(yè)用房部分的大理石被拆除并改為真石漆,其余區(qū)域仍未處理。相關部門回應稱“資金不足”,無法立即全面維修。
法律與責任分析:
1. 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(chǎn)法》 明確規(guī)定,生產(chǎn)經(jīng)營單位及物業(yè)管理者必須對設施設備進行定期維護,消除安全隱患。未及時整改導致事故的,需承擔法律責任。
2. 《民法典》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條 指出,建筑物及其懸掛物發(fā)生脫落、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,所有人、管理人需承擔侵權責任。
3. 地方安全管理條例 要求街道、住建等部門對轄區(qū)內(nèi)安全隱患履行排查與督促整改職責,不得以資金問題推諉。
隱患危害性:
· 人身安全威脅:高空墜物沖擊力極大,可能造成重傷甚至死亡。
· 公共安全風險:該路段人車流量大,尤其是上下學高峰期,學生與家長頻繁經(jīng)過。
· 社會信任危機:職能部門以“無資金”為由拖延整改,可能助長漠視安全的風氣。
社會反響與質疑:
社區(qū)居民張先生表示:“每次路過都提心吊膽,難道非要等出了人命才會重視?”法律專家指出,安全整改應屬于優(yōu)先財政事項,相關部門需主動協(xié)調資金,而非被動等待。
呼吁與建議:
1. 立即行動:建議姜堰區(qū)住建、街道辦等部門啟動應急程序,設置臨時防護措施,并限期全面排查維修。
2. 資金籌措:通過公共維修基金、財政應急撥款或社會協(xié)同等方式解決資金問題。
3. 長效機制:建立建筑物外墻安全定期檢測制度,杜絕類似隱患。
結語:
安全無小事,生命更不容等待。當“無資金”成為推諉的借口,實質是對公共責任的漠視。希望相關部門以抗震救災的緊迫感正視此事,還居民一個安心出行的環(huán)境!
1760892021302077973.jpg (241.13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3)
下載附件
2025-10-20 00:41 上傳
1760892021340007348.jpg (196.79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4)
下載附件
2025-10-20 00:41 上傳
1760892021390244987.jpg (134.67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3)
下載附件
2025-10-20 00:41 上傳
1760892021451164110.jpg (201.06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4)
下載附件
2025-10-20 00:41 上傳
1760892021748940513.jpg (423.57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5)
下載附件
2025-10-20 00:41 上傳
1760892022050136766.jpg (457.08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5)
下載附件
2025-10-20 00:41 上傳
1760892079063467237.jpg (132.82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4)
下載附件
2025-10-20 00:41 上傳
1760892079064209552.jpg (86.5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4)
下載附件
2025-10-20 00:41 上傳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