騙子年年有,當當不一樣 最近一段時間 在海外留學的留學生 成為詐騙分子的“目標” 屢屢有人上當受騙
這不, 近日城西街道的王先生報警 稱其在英國留學的兒子小鵬 被騙了10萬元
9月底,小鵬接到電話 對方自稱是電信營業(yè)廳的“客服” 稱小鵬名下電話卡因涉嫌短信詐騙會被全部禁用 慌亂的小鵬立即查問具體情況 對方稱可以幫小鵬“轉接”到廣東省公安廳
不久,小鵬接到廣東省公安廳“馮警官”的電話 稱“電信偵查科”查到小鵬涉嫌詐騙洗錢 讓其下載了某社交聊天軟件進行溝通 向其出示了 “案件信息” 稱案情“非常嚴重” 要求小鵬每天報告行動軌跡 不能和任何人提及此事
微信圖片_20241109103959.jpg (52.94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37)
下載附件
2024-11-9 10:40 上傳
涉世未深的小鵬 完全被對方這一套“操作”給嚇住 以為自己真的被調查 一直保持配合到10月中旬
微信圖片_20241109104002.jpg (116.03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9)
下載附件
2024-11-9 10:40 上傳
這天“馮警官”又聯(lián)系小鵬 稱他“情況嚴重,很可能需要遣送回國” 如果想繼續(xù)留在英國學習 需要交保證金120萬元
微信圖片_20241109104005.jpg (49.48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32)
下載附件
2024-11-9 10:40 上傳
小鵬非常害怕 只好以參加研究生計劃的名義求助父母 并將父母打來的10萬元轉到了指定賬戶 次日小鵬收到中國駐英大使館的反詐提醒信息 才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可能被騙了 立即請家人報警求助
套路分析 騙子利用非法手段獲取留學生及其家人的信息,隨后偽裝成公檢法接近受害人,稱其名下的銀行卡或電話卡已“涉案”,引起受害人的恐慌情緒。 騙子出示虛假的證件及案件相關“手續(xù)”,騙取受害人的信任,從而對騙子言聽計從。 騙子以“辦案需保密”等理由指示受害人對親友保密,再以“保釋金”、“擔保費用”等借口誘騙受害人將大額資金轉至指定賬戶,實施詐騙。
提醒 1.冒充公檢法類詐騙是留學生群體經(jīng)常容易遇到的詐騙類型,真正的公檢法機關不會通過電話辦理案件,更不會設置各類“安全賬戶”,不存在“資產(chǎn)驗證”等程序,請留學生群體請勿輕信各類“公檢法”的信息、電話。 2.留學生群體要多了解電信網(wǎng)絡詐騙的各種套路,一旦遇到疑問立即與親友或當?shù)厥诡I館溝通,切勿輕信各類“客服”信息、電話。 3.如不幸被騙,請保存好各類證據(jù),立即撥打110報警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