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州塵世第十六期
塵世無暇日,偷閑到海陵。只要你站得夠近,總能觀察到這個城市的細枝末節(jié)。
池塘邊的榕樹上
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
現(xiàn)在的泰州不管走到哪兒
耳邊都能聽到一片蟬鳴聲
把盛夏的氛圍感拉滿
640 (8).jpg (286.6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3)
下載附件
2023-7-17 18:26 上傳
夏至以來,每當夜幕降臨,泰州碧桂園旁的樹林里便熱鬧起來,人們打著手電,四處翻找尚未退殼羽化的金蟬。有的純粹想做成美食一飽口福,有的全家出動只為尋回童年的樂趣。
640 (9).jpg (55.2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6)
下載附件
2023-7-17 18:27 上傳
那時沒有補習班
捉知了才是我們的必修課
晚上7點半,天蒙蒙黑,暑熱還未退散,碧桂園小區(qū)旁的樹林里蟬鳴聲此起彼伏,人們?nèi)齼蓛哨s來,個個熱情高漲。
640 (10).jpg (84.78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8)
下載附件
2023-7-17 18:28 上傳
只見他們打著手電,在林子里深一腳淺一腳地緩慢行走,反復來回穿梭,樂此不疲地尋找還沒長出翅膀的幼蟬,全然不顧夏夜的悶熱和蚊蟲的叮咬。
49歲的劉女士是位資深美食達人,聽說這里的蟬很多,她特地提前布下“天羅地網(wǎng)”,只待守株待蟬。循著她的指引,纏在樹干上的一圈圈透明膠布赫然出現(xiàn)在眼前,“不要小看了這層薄薄的膠帶,對于金蟬來說,就是捆仙索,逃到此處就上天無門了!
640 (11).jpg (93.57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1)
下載附件
2023-7-17 18:29 上傳
劉女士說,這叫膠帶纏樹捕捉法,每年6月底至8月初的夜晚,蟬的幼蟲會掘土出洞向樹上爬,在短時間內(nèi)準備蛻殼羽化,這時只需在樹上纏上膠帶,由于打滑它們就再也爬不上去了,只得束手就擒。
640 (12).jpg (53.29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8)
下載附件
2023-7-17 18:30 上傳
與00后不同,70后的泰州人暑假沒有補習班,也沒有多少煩惱的暑期作業(yè),每天就是無憂無慮地玩,所以童年的暑假往往故事很多,“捉知了、螢火蟲、螳螂、甲牛等一些昆蟲,幾乎是每年夏天的必修課!”
一晚最多能捉幾十個
油炸似“唐僧肉”
跟著劉女士后面,呼吸也變得愈發(fā)急促,手電的光照到哪兒,她的眼睛就掃射到哪兒。隨著天越來越黑,渴望羽化的幼蟬再也按捺不住,排著隊匆匆忙忙往上爬。
640 (13).jpg (78.71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0)
下載附件
2023-7-17 18:31 上傳
來了!劉女士眼疾手快,發(fā)現(xiàn)一只被攔截的蛻殼中的蟬,抓住身體兩端輕輕一捏,放進盛水的塑料瓶中,阻止其羽化,“它剛破土時,最為鮮嫩,一旦蛻變顏色變深,翅膀轉(zhuǎn)硬,就沒那么好吃了!”
大概不到半小時,已松捕獲了十幾只蟬,看見它們不住地撲騰,劉女士開懷地笑了:“小時候,我們都叫它‘嘰牛兒’,父親做了一個套桿,常常帶我去套,但套的動靜大,逮到一只,會飛走一片。”
640 (14).jpg (46.13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2)
下載附件
2023-7-17 18:32 上傳
除了劉女士,其他的捕蟬人也收獲頗豐!吧俚臅r候能捉三、五只,多的時候一晚能有幾十只哩。”王阿姨是捕蟬高手,她女兒懷孕了,食欲不佳,于是她每晚都會出來捕上一些給女兒補補身子。
比起捕獲的數(shù)量,捕蟬人更喜歡這里的氛圍,在這里,沒有內(nèi)卷和焦慮,有的只是童真和快樂。
640 (15).jpg (71.78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8)
下載附件
2023-7-17 18:32 上傳
泰州人雖然沒有吃知了猴的習慣,但不少60、70、80后也都嘗過它的味道,那時候從樹上捉到一只,掏出打火機,烤個十幾秒,半生不熟就扔進嘴里,吃起來香噴噴的,還帶點嘎嘣脆。
現(xiàn)如今,網(wǎng)上有很多關(guān)于金蟬的菜譜,經(jīng)過一番鉆研,劉女士練出了最佳烹飪秘訣:金蟬油炸最合適,關(guān)鍵是先將它倒入碗中腌上一夜,放點鹽和蔥姜,第二天直接炸,當金蟬飄上來變成金黃色時即可撈出,外酥里嫩、色澤金黃,吃上一口尤似“唐僧肉”。
640 (16).jpg (60.09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7)
下載附件
2023-7-17 18:33 上傳
喜歡這樣的晚風輕撫,嘗試未從做過的新鮮事,在大自然的饋贈下,烹一鍋夏日生活的多姿多彩!
池塘邊的榕樹上 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 或許 我們可以像夏夜捕蟬人一樣 在密不透風的生活面前 撕開一個小口子 享受心無旁騖的小瞬間 制造某種自我的小時刻 不那么緊繃,不那么局促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