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
【泰州塵世】第十二期: 塵世無暇日,偷閑到泰州。只要你站得夠近,總能觀察到這個城市的細(xì)枝末節(jié)。
27.jpg (694.26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4)
下載附件
2023-5-15 08:51 上傳
反復(fù)的重逢,反復(fù)的道別,
反復(fù)的被懷念。人們提起它時,
總是愛用上“曾經(jīng)”、“從前”、“那時候”
諸如此類的字眼,
好像只有加上一層回憶濾鏡,
才是最真實的海光小區(qū)。
海光小區(qū)是泰州市海陵區(qū)的老小區(qū),小區(qū)雖然不大,戶型卻不少,有些居民樓還是上世紀(jì)70年代的筒子樓,比起一般小區(qū),老房子的房價相對較低,也有不少剛來海陵打拼的年輕人選擇在老小區(qū)租房生活。
很多老舊設(shè)施的建成年份已經(jīng)無從查起,我們也不知道老人們在這里生活了多少年,但在這里看到了普通人的生活狀態(tài)和最接地氣的生活氣息。
吳州北路
23.jpg (746.05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2)
下載附件
2023-5-15 08:51 上傳
走在吳州北路,窄巴巴的單行線街道,被左右兩側(cè)蔥郁的梧桐擁抱著,梧桐遮天蔽日,陽光透過樹葉,一路光影斑駁。微風(fēng)拂過,樹蔭下,時光流轉(zhuǎn),在這里,人們總能放慢腳步,熱氣騰騰的早餐店、熱鬧的活魚店、老師傅支棱的修鞋攤、還有開了幾十年的老浴室……依舊和從前一樣。
25.jpg (644.91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9)
下載附件
2023-5-15 08:51 上傳
28.jpg (650.66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9)
下載附件
2023-5-15 08:51 上傳
從海光南村西門進(jìn)去,一眼就看到了很是熱鬧的街道,沿街有許多擺攤賣菜的老人,騎著三輪車、自行車,挎著裝滿農(nóng)蔬的籮筐,慢慢集中在這熱鬧的老小區(qū)里。老人們在街道兩邊尋著自己昨天擺攤的地方,把車子扎好,坐在板凳上一棵一棵擇韭菜、擇蔥,然后捆成一小把兒一小把兒,整整齊齊地擺放在面前,等待顧客挑選。
14.jpg (671.75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0)
下載附件
2023-5-15 08:51 上傳
距離端午還有一個多月,新鮮的粽葉已經(jīng)上市了,路邊一位老奶奶提著一桶自己打的粽葉吆喝著。附近也有商戶在裹粽子,青色的粽葉、白色的糯米,加上幾顆飽滿的蜜棗,空氣中都夾著一絲絲清甜。
5.jpg (588.34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1)
下載附件
2023-5-15 08:56 上傳
往里走20米左右,有一家只有十幾平的傳統(tǒng)理發(fā)店。紅漆手寫的招牌,斑駁的木板店門,布滿花斑的老舊壁鏡,破舊起皮的靠背座椅......無不透露著“祖?zhèn)鳌倍帧?br />
6.jpg (463.75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9)
下載附件
2023-5-15 08:56 上傳
9.jpg (493.34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9)
下載附件
2023-5-15 08:56 上傳
錢氏祖?zhèn)骼戆l(fā)店在這個小區(qū)已經(jīng)開了20幾年,一直沿用傳統(tǒng)的理發(fā)方式,理發(fā)和修面,來這的也都是老顧客,這樣的老舊理發(fā)店恐怕也只能停留在老一輩人熟悉的記憶里。
提到記憶,味蕾是最為深刻的。在旁邊的苗家面館吃一頓早餐,應(yīng)該是老海光人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。
11.jpg (457.23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8)
下載附件
2023-5-15 08:57 上傳
不想吃湯面?那就來一碗招牌苗家拌面吧。面條重在澆頭,這“苗”字還取自豆苗的苗,鮮綠脆嫩的豆苗在鍋里快速翻炒,加入老板秘制的筍丁肉醬爆香就可以澆在碗里了,沾勻了醬汁的面條香而滑嫩,味道很爽口,沒有刻意的重油辣,拌面的口感很勁爽,勁道的面條搭配著肉醬,吃完一碗也沒有太多膩感。
12.jpg (343.14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7)
下載附件
2023-5-15 08:57 上傳
雀頭餛飩要比普通小餛飩大一圈,煮透之后的雀頭餛飩,皮子像輕紗一樣薄透,飽滿粉嫩的肉餡包裹在其中,輕咬一口,湯汁仿佛要‘Biu’出來。醬油混著胡椒粉的香氣滲入了餛飩的皮和餡內(nèi),一口一個,餡嫩味鮮,湯料醇香。老味道也許會消亡,但寄托這些情懷的味道,是怎樣也抹不掉的。
面館對面有一棵苦楝樹,同音“苦戀”,初夏時節(jié),花開滿樹,花語代表的是望向遠(yuǎn)方,在人海當(dāng)中能夠看到一個溫暖的微笑。正如這個小區(qū)一樣,那個初夏過去了,但樹下的人總會面帶微笑,他們是走在梧桐樹下的租客、堅守在原地的店主、相熟的舊人......
4.jpg (723.32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0)
下載附件
2023-5-15 09:03 上傳
繼續(xù)往前,在一個很不起眼的角落里,看到一家小書屋,進(jìn)門就是撲面而來的略帶潮濕發(fā)霉的氣味,店里的四面書架上摞滿了書,就連書店門口也不放過。
16.jpg (612.23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0)
下載附件
2023-5-15 08:51 上傳
15.jpg (694.87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9)
下載附件
2023-5-15 08:51 上傳
很多發(fā)黃的書,在積滿灰塵的書架上立著或者躺著,很有年代感。據(jù)店主老奶奶介紹:“這里本來是租書的,那時候很多學(xué)生來看書,但現(xiàn)在都習(xí)慣在網(wǎng)上看書了!本W(wǎng)絡(luò)真的是改變了許多行當(dāng),電子書的便捷與廉價,徹底地結(jié)束了租書這個行當(dāng),連實體書都生存艱難,何況租書。
18.jpg (500.74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1)
下載附件
2023-5-15 08:51 上傳
那時候的小區(qū)書店,在海光來說估計算得上一個文化名片了,大部分在海光上學(xué)的學(xué)生可能都會有某些記憶,是屬于這個租書攤的。老舊物件落滿灰塵被遺棄的生活雜物,通通都塞進(jìn)了生活的縫隙里。
26.jpg (560.93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9)
下載附件
2023-5-15 08:51 上傳
5月也是枇杷的季節(jié),偶然間拐進(jìn)一條巷子,迎面便是亭亭如蓋的枇杷樹,強(qiáng)烈的陽光穿過層層樹葉,折射出美麗的光點,青綠的樹葉,橙黃的枇杷,是初夏的氣息。陽臺外的小花也給小區(qū)增色,隨手按下快門,就是一張復(fù)古畫報。
20.jpg (776.62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9)
下載附件
2023-5-15 09:03 上傳
回不去的是童年,忘不了的是記憶。老小區(qū)的風(fēng)景平淡但耐看,也許生活設(shè)施并不便利,但是卻最溫暖治愈,生活中的美有很多種,是人情味,是歸屬感,是回憶,是幸福......
31.jpg (867.28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8)
下載附件
2023-5-15 08:51 上傳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