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氣漸熱,泰州市區(qū)樹木枝葉也逐漸繁茂,不少市民選擇在樹蔭下的停車位上停車,行走時也會選擇樹蔭處。然而大家卻發(fā)現(xiàn),車輛在樹下停放一段時間后,有很多黑乎乎的東西粘在上面,像是油點凝結(jié)后形成的污漬。這些“油點”從何而來? “外面雖是大晴天,但感覺就像下小雨,沿路邊走尤其明顯,樹木都在滴水,黏糊糊的,摸上去既像油,又像膠水。”近日,不少網(wǎng)友在泰無聊APP發(fā)帖反映,最近市區(qū)多條街道的行道樹一直往下滴黏黏的液體,像樹膠一樣,人走上去還黏腳。
640 (1).png (2.88 MB, 下載次數(shù): 14)
下載附件
2023-5-29 08:42 上傳
家住天和家園的陳先生告訴小編,這些行道樹會掉下很多臟東西,像油點子一樣,落在車上特別臟,幾乎每天都得洗車,人也不敢走在樹下面。一些不知情的車主,習(xí)慣將汽車停在樹蔭下,但往往幾個小時過去,車窗玻璃上全是密密麻麻的灰色小顆粒,車頂就像被穿孔機穿過一樣,全是“小孔”!霸趺床炼疾敛坏簦退悴恋艉芸煊终碀M了,太惡心了!”陳先生對此很是苦惱。 無獨有偶,網(wǎng)友張女士也向小編訴苦:“每天上下班等公交,我都要經(jīng)過吳陵路,已經(jīng)被這黏糊糊的液體滴怕了,滴在臉上皮膚過敏,都有點紅腫了! 5月22日中午,小編前往現(xiàn)場探訪。在森園路上,小編看到路邊停車位緊靠著幾棵高大的行道樹,幾輛小車停放在車位上。走近細(xì)看,幾乎每輛車上都有不少深淺不一的黑色“油點”, 地面一眼看過去油光光、濕漉漉的,走過時明顯感覺腳底有被黏住,但力度沒有膠水強。這些膠狀液體是透明的,湊近也聞不到特別氣味,一些黏液凝固的地方,用手很難從地面摳掉。
640 (2).png (2.15 MB, 下載次數(shù): 20)
下載附件
2023-5-29 08:42 上傳
不明液體究竟是什么?為此小編咨詢了市住建局市政園林事業(yè)中心。工作人員介紹,樹上會落下黏液,都是因為蚜蟲。每年4月初,當(dāng)氣溫在25℃左右時,蚜蟲病就發(fā)作了。蚜蟲喜歡吃樹木的嫩芽,而這一滴滴的液體是蚜蟲分泌的蜜露。這些蜜露糖分較高,所以很黏,但對人體無害,落到衣服上,用肥皂可以洗掉。 “今年的蚜蟲防治工作起步早,因此控制得較好,沒有像往年那樣發(fā)生大規(guī)模爆發(fā)!惫ぷ魅藛T表示,為有效控制蚜蟲危害,他們已在全市范圍推廣應(yīng)用物理防治新措施,通過在樹體上纏繞粘蟲膠帶,阻隔蚜蟲從樹體根部向上爬的通道,從而有效的防治蚜蟲。針對市民反饋的情況,他們還將噴灑藥劑、定期修剪枝葉,徹底解決市民的困擾。 蚜蟲分泌物雖對人體無害,但滴到皮膚上或?qū)⒁鸩贿m,小編提醒大家,出門盡量做好眼口鼻相關(guān)防護,莫在“滴油”樹下停留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