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
近日,市自規(guī)局對《泰州市自然保護地整合優(yōu)化方案》的主要內容進行了公示。涉及姜堰的部分,除了將溱湖省級森林公園整合歸并至溱湖國家濕地公園外,還撤銷了白米省級森林公園。
白米省級森林公園即百姓游園,位于白米鎮(zhèn)區(qū)的西側。對于撤銷白米省級森林公園的原因,公示內容里沒有單獨提及,但根據下文,我們可以猜測或許是因為與城鎮(zhèn)等其他用地有空間上的沖突,也有可能是因為面積規(guī)模不足。
11.jpg (76.03 KB, 下載次數: 6)
下載附件
2023-3-26 10:29 上傳
脫掉省級森林公園的帽子,也就意味著不再受“自然保護地”的相關紅線制約,這或將有利于白米鎮(zhèn)進一步打造利用這一資源,畢竟該公園就在鎮(zhèn)區(qū)的西側,如能進行相關功能提升(如增加體育元素,打造體育公園,服務白米市民;或增加露營等設施,打造東部郊野公園,吸引人氣,等等),及基礎設施建設(如打通與328國道及鎮(zhèn)區(qū)的路網,與周邊區(qū)域作為整體打造),無疑將進一步提升白米的城鎮(zhèn)形象與吸引力。當然,這僅僅是三水網的理解。
1.jpg (175.05 KB, 下載次數: 9)
下載附件
2023-3-26 10:29 上傳
(白米百姓游園一角)
以下為市自規(guī)局公示的內容:
泰州市自然保護地整合優(yōu)化方案主要內容
一、泰州市自然保護地現狀
泰州市現有自然保護地6個,均為自然公園,總面積為6354.19公頃(剔除交叉重疊區(qū)域4449.91公頃),占陸域國土總面積1.10%。其中風景名勝區(qū)1個,為泰州溱湖省級風景名勝區(qū);森林公園2個,分別是姜堰溱湖省級森林公園和姜堰白米省級森林公園;濕地公園3個,分別是江蘇姜堰溱湖國家濕地公園,江蘇興化里下河國家濕地公園和泰州春江省級濕地公園。
二、自然保護地矛盾沖突情況
不同類型自然保護地交叉重疊。江蘇姜堰溱湖國家濕地公園、姜堰溱湖省級森林公園與泰州溱湖省級風景名勝區(qū)3個自然公園之間的交叉重疊面積達680.30公頃。自然保護地內空間沖突。自然保護地涉及各類沖突空間1472.93公頃,包括耕地1000.31公頃、礦業(yè)權0.11公頃、城鎮(zhèn)283.11公頃、村莊189.40公頃。自然能保護地建設強度偏低,F有保護地類型、數量、面積規(guī)模均不足,靖江、泰興、海陵等市區(qū)暫無自然保護地分布。
三、自然保護地整合優(yōu)化方案
擬將姜堰溱湖省級森林公園整合歸并至江蘇溱湖國家濕地公園,不再保留;擬撤銷姜堰白米省級森林公園;擬從自然保護地調出矛盾沖突空間842.27公頃,包括耕地49.51公頃、城鎮(zhèn)246.92公頃、村莊73.11公頃,以及其他(各類矛盾沖突空間連帶產生的破碎地塊等)472.73公頃;擬調入生態(tài)空間1200.82公頃,其中泰興長江天星洲省級濕地公園1085.5公頃,靖江濱江省級濕地公園115.32公頃。
四、自然保護地整合優(yōu)化結果
整合優(yōu)化后,全市共有自然保護地6個,數量不變,均為自然公園,面積4808.47公頃,較整合優(yōu)化前(剔除重疊部分)增加358.96公頃,占陸域國土總面積的0.83%。其中,國家級自然公園2個,面積1988.41公頃,占自然公園總面積的41.35%;地方級自然公園4個,面積2820.06公頃,占自然公園總面積的58.65%;全市自然保護地無核心保護區(qū),均為一般控制區(qū)。
1.風景名勝區(qū)。整合優(yōu)化后地方級風景名勝區(qū)1個,面積1228.75公頃,占自然公園總面積25.55%。
2.濕地公園。整合優(yōu)化后濕地公園5個,面積3579.72公頃,占自然公園總面積74.45%。國家級濕地公園2個,面積1988.41公頃,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55.55%;地方級濕地公園3個,面積1591.31公頃,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44.45%。
五、整合優(yōu)化前后全市自然保護地名錄
1.整合優(yōu)化前自然保護地名錄(6個)
江蘇姜堰溱湖國家濕地公園
江蘇興化里下河國家濕地公園(試點)
江蘇泰州溱湖省級風景名勝區(qū)
江蘇姜堰溱湖省級森林公園
江蘇姜堰白米省級森林公園
江蘇泰州春江省級濕地公園
2.整合優(yōu)化后自然保護地名錄(6個)
江蘇姜堰溱湖國家級濕地公園
江蘇興化里下河國家級濕地公園
江蘇泰州溱湖地方級風景名勝區(qū)
江蘇泰州春江地方級濕地公園
江蘇泰興長江天星洲地方級濕地公園
江蘇靖江濱江地方級濕地公園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