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国拍亚洲无限码精品永久_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夜夜嘿_精品日韩AV无码专区免费_成人精品欧洲无码Av一区二区_国产专区在线喷水AV

泰無聊論壇

標題: 《續(xù)尋根問祖》文/徐紹文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仙風道骨    時間: 2025-7-23 09:40
標題: 《續(xù)尋根問祖》文/徐紹文
        鹽城徐氏宗親會長、微信昵稱“雙城記”的族人,在看到我發(fā)到網上的《寫給鹽城徐家灣遷入興化沙溝的徐氏子孫們》的一文后,發(fā)來《立本堂尋親帖》,同時發(fā)來幾幅圖片,其中最后兩幅圖片,有兆字輩和維字輩,系清代同治年代和道光年代出生的徐氏族人。
        江蘇省泰州市(地級市)興化市(縣級市)沙溝鎮(zhèn)的一支徐氏,是明朝正德(1506至1821)年間,推測大約在1514年前后,從徐家灣村遷入石梁鎮(zhèn)的(即沙溝鎮(zhèn)),清同治年代只有13年,從1862年至1875年。
        我祖父徐兆洪差不多同《尋親帖》中的兆字輩,是同時代出生的,只是沙溝一支多為窮苦勞作之人,出生時間稍晚一點。
        再說,我父徐維新生于1913年,距離《尋親帖》的同名出生年(1913年減1872年),相差41年,同最后一位同輩維嶽,相差只有38年。再次說明,沙溝一支徐氏的同輩人的出生時間稍晚于《尋親帖》。
        可見祖父徐兆洪,是做豆腐的勞作之人,世上三件苦,撐船打鐵做豆腐,窮得聚不上媳婦,好不容易娶上一窮苦同姓之妻,婚后多年未育,妻病故,續(xù)弦妻妹。
        每年燒節(jié)紙,父親都要我卷兩個祖母的紙包袱,告訴我前后兩個祖母是親姐妹,徐姓,要避諱,包袱條子不能寫徐氏,只能寫同音字瞿氏。
        祖父近40歲時,才生下三子一女,即長子徐維新、次子徐維錦、三子徐維慶,子女多,負擔重,養(yǎng)不起,于是把女兒(我的姑母)送給姨娘(我的姨奶奶,奶奶的親妹妹,嫁給臨澤人蔣爹爹,在沙溝葉挺街朝北門面開銀匠店,無兒女),在時代節(jié)點上,是對上的。
        關于家譜問題,沙溝一支僅有一冊,是專門另立的沙溝徐氏家譜,代代相傳,傳到我家保管,上面有明、清代做官的圖像,是從徐金寶始遷祖族譜中延續(xù)下來的,延續(xù)到沙溝一支的各世姓名(一代一代的),都是木活字本,從兆、維輩起,是用毛筆字書寫添加的。我從記事起,時不時翻閱家譜,看明、清做官的先祖圖像,一直到1968年上半年(這年我28虛歲,是辛巳年的蛇)被造反派抄家燒毀前,我對家譜是親眼目睹,在記憶上沒有疑問。
       在這冊沙溝徐氏唯一的家譜上,還有祖父的胞弟做豆腐的蛤蟆爹爹(我已忘記名諱,此戶生多女外嫁,沒有人。⒆娓傅奶弥缎炀S福(在沙溝打鐵,新四軍解放沙溝后參加革命,加入中共黨員,新四軍北撤后,為躲避國軍和還鄉(xiāng)團反攻倒算,到上海南洋煙草公司就業(yè),上海解放后為該公司經濟警察,無兒無女)、在沙溝后街一巷內開中醫(yī)館”徐淦泉中醫(yī)”的徐維淦(兒子很早就離家出走,去上海再婚,是否有子女,不詳,留下孫女徐祖英在沙溝婦科中醫(yī),嫁潘姓)、在沙溝前街東頭開茶食店的徐維標(有一子徐小五子,在沙溝打鐵,生有多女,嫁外姓,據說有一子)等人都在冊。
        我在我家保管的家譜上看到,沙溝徐氏家譜明確記載是從鹽城徐家灣(村)遷入的,這是肯定無疑的,因為徐維淦家的祖墳,就在徐家灣村,其孫女徐祖英每年都要去徐家灣村祭掃。
        徐家灣村村民,在網絡上認識我,承認是我的晚輩,他說他同徐祖英同輩,從他祖上傳到他,都是他家為徐維淦家祖墳填墳。
        對沙溝徐氏,我一直在網絡上尋根問祖,終于“百度”查到鹽城徐氏宗譜,得到下述信息:
“時間:2013-08-08
“發(fā)布人:網絡部
“題名        鹽城徐氏宗譜
“作者        (清)徐乘輅纂修
“版本        清道光26年(1846), 木活字本
“居地        江蘇, 鹽城
“堂號        立本堂
“先祖/名人         始遷祖:[明]徐金寶
“摘要        始遷祖金寶,明末避亂自蘭谿樟林遷蘇州昆山,再遷鹽城徐家灣,后移至石梁……”
        由此,我才明確鹽城徐氏(包括徐家灣村和沙溝鎮(zhèn)各支)的始遷祖叫徐金寶,他在明末避亂,從蘭谿縣樟林村(浙江省金華市蘭溪市,今屬永昌鎮(zhèn)的樟林村),遷江蘇昆山,再遷鹽城徐家灣。
        這個徐家灣應該是鹽城城區(qū)的徐家灣,再由始遷祖徐金寶的子孫,遷入鹽城西郊的徐家灣村開荒務農。
        徐家灣村務農的徐氏族人,有人學了手藝(如打鐵、做豆腐、做茶食等勞苦職業(yè)),才又遷入離徐家灣村很近的石梁(沙溝)鎮(zhèn)謀生。
        石梁鎮(zhèn),就是現(xiàn)在沙溝鎮(zhèn)的古地名。是因為在明弘治(1488年-1505年)年間,沙溝鎮(zhèn)(當年叫沙溪鎮(zhèn))出了位萬云鵬(1489-1585),字圖南,號石梁,官至福建右布政使。在他還鄉(xiāng)養(yǎng)老仙世后,后人用他的號,更改地名紀念他。
        僅管《尋親帖》中沒有查到沙溝徐氏一支的記載,但在沙溝徐氏家譜的記憶線索和《尋親帖》中兆字輩、維字輩出生信息佐證,沙溝一支的宗親序代,在時間節(jié)點上,是密切相連、吻合一體的。
        根據鹽城徐氏宗親會長、微信昵稱“雙城記”傳來的《立春堂錄親帖.pdf》236頁接237頁記載:
        “22、徐家灣
        “1、麟生公世系
        “一至五世失考。六世祖麟生公至十四世祖太和公等載道光丙午譜,(遷沙溝鎮(zhèn))十二世祖義上公、十三世祖際泰公至十四世祖太昌公等補載道光丙午譜。十三世祖際泰至十四世祖太安公、太熙公、太昌公等載同治癸亥譜。六世祖麟生公至十五世祖維岳公等載光緒辛已譜。
        “輩字(七至十五世):克(元)子(方式庶)輝(寧 時 君 若 藩 遜 惟敬)文(茂 心 圣 單字名——選用阝、土等偏傍部首字)邦(長 揚 國)山(桂 義 良)際(珠鳳)兆(太)觀(維)”
        從上述徐家灣族譜中得出結論:沙溝鎮(zhèn)的兆字輩是十四世,維字輩是十五世,我紹字輩應該是十六世。
        備注:《尋親帖》徐家灣七至十五世,刮號內的字輩,就是是刮號前一字輩的輩分,如十四世“兆”字輩,也就是刮號內的“太”字輩;十五世“觀”字輩,也就是刮號內的“維”字輩。
附圖一:本圖的兆字輩,最后一位生于道光(1821至1850年)23年,對應1843年。
附圖二:本圖是兆字輩后人維字輩,居然同我父親同名,生于同治(1862至1875年)10年,對應1872年;本圖最后一位維嶽,生于同治13年,對應1875年。
(, 下載次數: 0)
(, 下載次數: 0)





歡迎光臨 泰無聊論壇 (http://www.denhartogvoegwerken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4